户外怎么做才能远离危险?这三个措施必备!
- 2025-04-03
- 9504
- [复制链接]
- 收藏(58)
- 点赞(54)
- 评论(1)
前言
前不久,河南新乡南太行十字岭的一场山火,让户外运动导致的生态问题,暴露得淋漓尽致。
这场大火导致辉县市全域封山,数条徒步路线被迫关闭,此刻我们终于意识到,在这个高喊「Freedom」,一言不合就去大山里追风、撒野的时代,以下这三类人的存在,才是户外运动最危险的隐雷!
野 外 纵 火 派
踩两脚烟头就万无一失了吗?
2023年2月广东五华县刘某因丢弃烟蒂引发山火,被判有期徒刑两年;2023年8月四川凉山某驴友因未灭烟头引发火灾,最终赔偿87万元。2024年2月,甘肃张掖肃南县一名徒步者,在森林防火期内擅自进入国有重点林区,吸烟后随手丢弃烟头,引发火灾,过火面积达92.72亩。
……
以为“小小烟头不会有事”、“小火可控”、“踩两脚就没事了”,漠视林区防火规定,每起火灾均造成不可逆的生态灾难性破坏,加速生态系统的熵增崩解。
投火纵火的案例远不止“吸烟”,广东河源缺牙山情侣燃放烟花引发山火,云南大理苍山游客违规使用炉具引燃植被……
种种案例均已揭示,个人投火行为已从无知演变为对自然法则的僭越。
独 身 冒 险 派
为什么频频出事,还是屡禁不止?
但凡谈及鳌太线,都是性命攸关的话题,有位名为“猛蛇过江”的博主在户外圈特别出名,他在鳌太线等户外之地,不止一次地发现过遗体,此类少数户外人眼里当作挑战自我的禁区线路,总是屡禁不止。
鳌太线(连接秦岭鳌山与太白山的山脊线路)因其较高的危险性以及复杂多变的天气被称为“死亡线路”,2018年起已被官方明令禁止穿越,但为何事故频发且屡禁不止?
这种“独行侠”心态本质上是个人英雄主义的泛滥,将穿越视为“征服自然”的象征,短视频流量经济的诱惑,甚至将成功经历作为社交资本炫耀,最终让社会为其冒险行为承担代价。
也有部分组织不负责任,声称“路线安全”“随队救援”,淡化风险;以及幸存者偏差,成功案例被放大,悲剧常被归咎于“个人失误”,导致更多人盲目效仿。
独身冒险、漠视安全规则的行为屡屡酿成悲剧,不仅危及个人生命,还耗费大量社会救援资源。
2024年2月,23岁女大学生陈某独自夜登峨眉山,未遵守景区夜间管控规定,最终失联46天后确认死亡;同年6月,北京门头沟40岁男子独自挑战铁驼山至水峪东大尖的山脊线,在暴雨、雷电预警天气下,他仍执意前行,最终坠崖身亡;同年10月,广西南宁22岁男子独自前往南宁大圣山“网红”徒步点,不慎坠崖身亡。
……
任何人都可以探索未知,这是权利,但任何人也需要遵守法律法规,这是义务!不要让社会为其冒险行为承担代价。
“科学探险,激情户外”一直是游侠风的宗旨,规则不是束缚,而是保护,别把违规当做“酷”!
乱 丢 垃 圾 派
一块香蕉皮,自然降解需要多久?
四姑娘山作为热门户外旅游目的地,近年来面临垃圾污染挑战,尤其是高海拔区域的塑料包装、氧气罐等难以降解的废弃物,小金县红十字山地救援队长期在悬崖、冰川带清理垃圾,2024年已清理超过2吨。
2024年珠峰地区清理行动,清理出了11吨垃圾,近几年总共清理了120吨左右的垃圾。可可西里保护区,每年清理的塑料垃圾可铺满50个标准足球场。青藏公路沿线,塑料垃圾带最长达200米、宽约20米,部分已破碎成微塑料。
……
一句“我的垃圾不碍事”,又或者是“我扔的果皮、纸巾可以自然降解”,殊不知,香蕉皮的降解进度,快则几个月,慢则要几年,更别提塑料制品。
管不好自己的双手,个体层面的行为失范,“破窗效应”便能使公共精神土崩瓦解。
今年以来,游侠客已向全体员工发起了户外LNT法则培训计划,在户外运动时,关注并身体力行地保护与维护当地的生态环境,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人在山野的无数个细微的行为规范。
山野从不怜悯傲慢!
我们作为个体
有哪些具体切实可行的措施?
一、合理野外用火:让“火种管理”成为肌肉记忆
① 合法用火:在野外用火前,要了解当地的用火规定,确保用火合法。通过其他手段替代野外生火,降低发生火灾的可能性;比如带够保暖衣物,带好头灯等照明设施,利用炉具做饭等。
② 安全用火:如果需要生火,应选择合适的地点,如现成的火堆或岩石地;评估风向,并将火堆周围清理干净,安全用火;使用掉落的、死去的、细小木材,以便于彻底燃烧;使用火堆时,要有人看守,确保火堆处于可控状态。
③ 灭火清理:离开火堆时,要确保火堆完全熄灭,避免留下火灾隐患;用水浸透燃烧后的灰烬,在移除灰烬时确保灰烬完全冷却;将灰烬分散撒到附近地面;复原营火点的外观,使其和原有的样子一致。若发现他人遗留火源(未熄灭的烟头),优先用水浇灭,用登山杖掀起泥土覆盖火苗;发现他人违规用火,火势蔓延,立即拨打12119森林火警,准确报告位置。
二、垃圾管理三重法则:做山野的“清道夫”而非“污染源”
① 减量法则:出行前拆解食品包装,用硅胶袋、蜂蜡布等替代一次性塑料。
② 分类法则:携带“三袋系统”——厨余袋(可降解)、可回收袋、其他垃圾袋。在四姑娘山等高海拔地区,厨余垃圾需背下山,避免吸引野生动物。
③ 120%法则:除带走自身垃圾,多捡拾沿途垃圾。
如果碰到特殊场景,比如,在高寒区域,将易冻结的湿垃圾(比如果皮)装入密封袋,避免低温破裂污染环境;在极限环境,若遇极端天气无法携带全部垃圾,至少将不可降解物(如电池、塑料)密封带回。
三、拒绝独身冒险:用“敬畏之心”取代“征服欲”
① 抱团或者遵守“四人同行”原则,户外不独行。
② 充分了解线路难度和自身能力,不要走超过自身能力的线路。
③ 充分的行前准备,行前充分了解当地法律法规和天气情况,体能和装备上都做好,做好应急预案。
④ 遇到突发情况,要有敢于放弃的勇气,“来都来了”害人害己。
另外,切勿触碰法律红线,这些行为真的会坐牢!
① 失火罪:根据《刑法》第115条,过失引发重大山火可处3-7年有期徒刑。
② 盗伐林木罪:非法采集珍稀植物(如雪莲)可能触犯《刑法》第344条,最高可判7年。
③ 污染环境罪:在饮用水源地丢弃有毒垃圾(如锂电池),依据《刑法》第338条可追究刑事责任。
结语
当南太行的烟花照亮夜空,当数亩的森林被烧毁,当成堆的垃圾淹没冰川,这不是人类在狂欢,是悲哀!
在可预见的这三五十年间,这三类生态“恐怖分子”是不会消失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呼吁真正的户外精神,并且以身作则践行LNT原则,减少他们!
真正的户外精神,是热爱探索,更是尊重自然,不做恶人帮凶,争当山野卫士,我们踩过的每一寸土地,都写着子孙后代的未来。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
扫一扫查看手机版
扫一扫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