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短途旅行攻略,吃喝玩乐一文说清
- 2025-05-03
- 7251
- [复制链接]
- 收藏(44)
- 点赞(43)
- 评论(1)
前言
论及最美的水乡,一时真说不上来。
而提到最让人留恋的水乡,我的答案是:扬州。
瘦西湖 摄影@可航
千年前,李白说“烟花三月下扬州”,一句送孟浩然远行的临别之语,扬州甚至只是作为旅途终点一笔带过,就足以激起多少人此生必去的热望。
殊不知,那位“孤篇盖全唐”、写下《春江花月夜》的张若虚,正是扬州才子。将这首诗里描摹的美景与现实对照,最有可能的作诗之地,是扬州的瓜洲古渡。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这篇美得连名字都让人心动的诗,灵感就来源于扬州的水。而扬州让人留恋的地方,也是水。
个园 摄影@Fiorelady
瘦西湖如同一条纤细的玉带当城而过,园林里的亭台轩榭依山傍水,连扬州人的日常生活也是水灵灵的,“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早茶晚浴,临水听曲,悠然自得。
这座柔情似水的城市,还遍植杨柳。“柳”、“留”,春风拂面,杨柳依依,勾勾缠缠的遮住视线,挥手拨开,便撞见画桥游船、舞榭歌台。
烟柳繁华地,富贵温柔乡。
突然明白,当年隋炀帝为什么一定要来扬州了。
润泽水乡
水是扬州的灵魂,扬州由水而生,由水而兴。
这座城市,有大大小小的主要河流1000多条,长江自扬州南边奔流入海,使得这里天生就有漕运渔盐之利。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了争霸天下,开凿了我国第一条人工运河——邗沟,北起淮河,南至长江,并在蜀岗筑城,这就是扬州城之始。
后来隋炀帝兴修水利,在前代基础上开凿大运河。扬州正处于长江与大运河的交汇处,东西南北,商旅往来不绝,使这里成为经济重镇,在唐朝已有“扬一益二”的盛名。
京杭大运河 摄影@Fiorelady
如果你以为扬州人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那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正因为扬州是南北交通的要道,每次朝代更迭、南北对峙,扬州都首当其冲,沦为火海焦土。
南宋的姜夔就曾描写过扬州自金兵攻打后的凄凉:“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不过,这片温柔水乡的人们,总有无数次打碎重建的勇气。也有赖于扬州优越的地理位置,官府漕运、贸易经商、晒盐冶铁……只要还活着,还有重来的信念,就有生路。
京杭大运河博物馆 摄影@Fiorelady
于是,在历朝官府和百姓的共同努力下,河道堵了就通,房子没了就造,扬州屡毁屡建,越发兴盛繁华。
明清时期,在这片润泽水乡,盐业、商业和手工业进一步发展,全国各地的商人纷至沓来,有山西的、陕西的、徽州的……
生意做大了,总要有个落脚处,富豪的家宅也非同凡响,再加上清代皇帝多次下江南,商人们在扬州城大兴土木,修筑园林,争奇斗富。
扬州园林何以甲天下?
清人刘大观说:“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亭胜,三者鼎峙,不可轩轾。”
与清素淡雅的苏州园林相比,扬州园林兼具北雄南秀,风格上可以说是百花齐放、博采众长,这是有长期历史传统的。
首先,扬州离南京很近,自然也受到了六朝古都南京的影响,隋炀帝还曾在扬州大造宫苑,这里的园林顺理成章地吸收了皇家园林奢靡华丽的特色。
五亭桥 摄影@婷仔的潘多拉
其次,来扬州的商人很多,造园的名匠也很多,在造园时会融入不同地域的建筑特色。
清代时来扬州的徽州盐商居多,如今你见到的一些扬州园林有青砖厚瓦、马头墙,正是融合了徽派建筑的特色,和江南园林传统的粉墙黛瓦不同。
摄影@婷仔的潘多拉
一些扬州园林还大胆地吸收选用外国建筑的用料装饰,比如何园的玉绣楼有法式的百叶门窗、日式的拉门、铁艺的床。
再者,扬州园林设计也运用了江南传统造园的手法,颇具诗情画意。
比如个园的园主黄至筠在园中遍植翠竹,印证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清雅;片石山房以画家石涛的山水画为蓝本,“峰与毅合、皱自峰生”,运用画论叠石理山,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个园 摄影@Fiorelady
总之,宫里的、邻省兄弟的、西洋的、文人的……本着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方针,扬州的园主人和匠人,共同打造出别具一格的园林,使之名扬天下。
当然,名声好还不够,园林再美也是用来住的,最重要的是要会享受生活。
当一天扬州人,可以有多爽?
我很喜欢一个词,扬州慢。它是词牌名,用在游玩扬州时也相宜。这里的景,适合漫步其间,慢慢品味。
吃个早茶
“早上皮包水”,扬州人的一天,从一顿早茶开始。
左手拿着蟹黄汤包,让鲜美的汁水激活每一个味蕾;右手夹一点烫干丝配上姜丝,蘸着酱料慢品风味;再来一份赏心悦目的翡翠烧麦,清淡解腻。
摄影@婷仔的潘多拉
饭后,可以手捧一盏“绿杨春”,靠在椅背上,听曲作乐。
听个小曲
扬州清曲(非遗),俗称“唱小曲”,用扬州话演唱,用琵琶、月琴等伴奏,节目也是相当丰富,有《三国》、《水浒》、《西厢记》、《红楼梦》等等。
摄影@Fiorelady
游园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听完曲后,就来园林中消遣一回。静室生香,窗框如相框,再没有比这更美的天然图画。
何园 摄影@Fiorelady
步出室外,石板路迂回蜿蜒,引你去看奇花异草、嶙峋假山,累了就坐在廊下,听飞瀑泉声。
个园 摄影@Fiorelady
不禁遥想当年扬州富商的生活美学:抛下平常波诡云谲的名利场,在家无需火急火燎、横冲直撞,缓步于曲曲折折的园中小路上,在舒缓的节奏中颐养天年。
逛街
扬州,自古就是红尘中第一等热闹繁华之地,街头巷尾,遍布人间烟火气。
在有千百年历史的东关街,你可以探访很多老字号,如谢馥春香粉店、扬州三把刀等。
摄影@Fiorelady
曾因皮货声名大噪的皮市街,如今多了许多文艺小店,咖啡馆、书店、文创店……总有无穷的新巧等你发现。
摄影@Fiorelady
这里的店家善于在闹市中修篱种花,穿上汉服随手一拍,仿佛游走在千年前的扬州市肆。
喜欢看书的朋友,别错过边城书店。碑文、绣像、文创,古色古香,泛黄的书页有了些年代,更有情致。
摄影@Fiorelady
泡个澡
玩了一天,到晚上可以好好放松下了。扬州人说的“晚上水包皮”,就是泡个澡,洗去白日间的风尘仆仆。在水中慢慢泡着,和朋友唠唠嗑,不赶时间,让身心一起松弛下来。
瘦西湖温泉 摄影@婷仔的潘多拉
泡够了,可以让师傅帮你搓背、敲背,把平常不舒坦的地方,都在雾气缭绕中好好疏散一下。还能体验修面、刮胡子、剪发、泡脚,水灵灵地从澡堂走出来,通体舒畅,如获新生。
夜游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扬州的夜晚笙歌不歇,月光也似乎偏爱这里,格外皎洁,自古就是文人墨客喜欢吟咏的题材。
去二十四桥临风赏月,或是去看戏听曲,或是出门吃个夜宵,快活似神仙。
寻味扬州
2019年,扬州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美食之都”,这里的淮扬菜,是我国四大菜系之一。
在我看来,扬州的名菜没有太多山珍海味,很多菜都十分家常,但却精巧十足,色香味俱全,所谓“人间有味是清欢”,扬州的菜当属于久吃不腻的这一款。
推荐店铺:怡园、趣园、香园
烫干丝
大厨选用扬州特制黄豆方干,经"飘切"技法片成24片薄片,再切丝如发。滚水三烫去豆腥,佐以虾仁、姜丝、笋尖,浇上秘制虾籽酱油,能品味到淮扬菜"淡中出味"的精髓。
摄影@Fiorelady
三丁包
乾隆下江南钦点的"天下一品",三丁是鸡丁、肉丁、笋丁。蒸熟后三丁鲜汁充分融合,"鸡鲜、肉醇、笋脆",口感层次丰富。
摄影@Fiorelady
蟹黄汤包
皮薄馅嫩,汤鲜味美,一定要记得"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避免汁水四溅弄脏衣服,用商家提供的吸管喝汤时要小心烫嘴。
摄影@Fiorelady
千层油糕
糖和猪板油制成的小糕点,松软,甜而不腻,得到店里趁热吃,冷了会有些硬。
摄影@婷仔的潘多拉
文思豆腐
据说高手能将3厘米见方的豆腐横切138刀,竖切170刀,切成的丝可穿过针眼。是不是这么一回事,来扬州看看便知~切好的豆腐丝配上火腿丝、香菇丝在鸡汤中绽放,好吃又好看。
摄影@Fiorelady
淮扬软兜
是用黄鳝脊背最嫩处做的,入口瞬间能体验"三秒脆、五秒嫩、七秒滑",黑胡椒和蒜香味比较浓。
摄影@婷仔的潘多拉
盐水鹅
用老卤浸泡煨焖的老鹅,一闻到这香味就有食欲,肉质紧实、有嚼劲,卤汁也别浪费,拿来拌饭吃刚好。
摄影@婷仔的潘多拉
扬州炒饭
在其他地方吃过、见过无数次扬州炒饭,总要来尝尝正宗的吧!一碗地道的扬州炒饭里有香菇、火腿、新鲜虾仁、海参、青豆等,粒粒分明,锅气十足。
摄影@婷仔的潘多拉
桂花藕粉圆
小圆子外面是藕粉做的皮,里面是黑芝麻五仁馅,汤是亮点,糖桂花甜得恰到好处,喝着很润。
摄影@Fiorelady
结语
扬州,总有无数次让人心动的瞬间。
满城的烟柳、瘦西湖浴水的鸳鸯、花木掩映的园林、还有那清晨时的袅袅炊烟……
从上海坐高铁到扬州需2小时左右,从杭州出发则需3小时左右。闲暇之时,就来这座城市过几天神仙日子吧~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
扫一扫查看手机版
扫一扫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