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侠风】徒步洛克之路!每日行程推荐,附装备建议
- 2025-06-13
- 2.85万
- [复制链接]
- 收藏(40)
- 点赞(33)
- 评论(0)
前言
哈喽,小侠们,今天由我们游侠风的户外产品经理给大家介绍一下“洛克之路”,这条徒步线真的有这么美吗?
一起来看看他怎么说吧:
大家好,我是游侠风户外产品经理——不饿。
我曾走过国内20+户外长线,足迹遍布国内55个城市,但一直对扎尕那穿越线心心念念!今年五一的时候,我前往扎尕那踩线。
扎尕那,那真的是一个非常“魔幻”的地方。甘南,你不宣传这条线!你真是糊涂啊!
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从我的视角认识扎尕那!了解洛克之路!我将从“认识扎尕那——初识洛克之路——季节选择——装备建议——行程日志”这5个方面带大家全方位体验徒步的魅力!
01 何为“扎尕那”,在哪?
每次在甘肃的街头巷尾看到“尕”字,那股浓郁的西北气息就扑面而来,这字在西北方言里是 "小、年幼" 的意思。
那么“扎尕那”呢?
它像它的名字一样独特,“扎尕”是石山,“那”意为里面,合起来就是“石头匣子”或“被石头山包围的地方”。
这名字太贴切了!我亲眼见到时,确实如此——灰白色的石山巍峨地环抱着这片土地,像一座天然的 "石头城",一下就把人圈进了它的秘境里。
02 初识“洛克之路”
“洛克之路”初印象
我这次专门前往甘肃就是为了“扎尕那穿越线”,也就是被驴友称为“洛克之路”的经典徒步线。
从扎尕那穿越至卓尼大峪沟,全程约55公里。需翻越8个大垭口、12个小垭口,累计爬升2750米。
“洛克之路”得名于20世纪初美籍奥地利探险家约瑟夫·洛克的科考探险。1925年,洛克从甘南卓尼县扎古录镇出发,穿越车巴沟、光盖山等区域,最终抵达迭部县扎尕那。
他在日记中盛赞扎尕那:
“是我生平从未见过的美丽景色,如果《创世纪》的作者看到扎尕那的美景,就会把亚当和夏娃的诞生地放到扎尕那……”
这段描述如今被镌刻在扎尕那的崖壁上。
“洛克之路”值得走吗?
扎尕那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十大非著名山岳第四名”,被美国权威旅游杂志评为“世界50个户外天堂之一”。
100多年来,“洛克之路”因其悠久的历史以及神秘的旅行风光吸引了无数旅游者来甘南一探究竟,它也被驴友们称为“中国最美徒步线”之一。
毕竟也很难有一条线,仅用50公里就可以让背包客全方位领略雪山、草原、峡谷、奇峰异石、溶洞、瀑布以及民族的人文景观!
奶子山
03 季节选择
先说结论:扎尕那最佳季节就是7-8月和10月了。
摄影@忆雪
每年扎尕那5月-10月底会开放穿越,5月和6月处于春雪季节,天气比雨季稳定,但是徒步过程中仍有可能遇到降雪,晚上气温也会比较低,尤其是在徒步第二天的无名营地,海拔较高,较为寒冷。
我最近一次是五一去的,当时草大片是黄色,只有一点泛绿。一般6月过后,草地开始大面积转绿。
摄影@忆雪
如果你喜欢绿草如茵、山花遍野的画面,7-8月去准没错。这个时候的扎尕那属于雨季,草木丰沛,格桑花、鸢尾花在雪山脚下盛放,生机勃勃,夜间也不会过于寒冷。
但夏季雨水也稍多,不过雨后的云雾才是扎尕那的灵魂,晨雾像牛奶一样从山谷漫上来,藏寨炊烟袅袅,云雾虽美,也可能遮挡雪山全貌。
如果你更爱色彩浓烈、光影如画的景致,那秋天绝对会让你惊艳!最推荐10月前往。国庆开始天气会比较稳定,雨季结束,晴天居多,雪山轮廓清晰可见;草地也开始泛黄,如果碰见降雪天气也属于正常。
秋色渐起,山间的桦树、枫树、灌木陆续变成金黄、橙红和深褐色,整片山谷都像被点燃起来,和灰白的石峰、湛蓝的天空形成强烈对比。
秋高气爽,湿度降低,道路不易泥泞,走起来更稳,但同时早晚温差也大,需要注意防风保暖!
04 装备建议
扎尕那路况主要为碎石路段、土路、草地混杂,每天徒步都会在这几种路段中来回切换,徒步的一天中会经历翻越垭口的海拔上升和下降。所以有一双得力的徒步鞋非常重要!中高帮GTX防水徒步鞋是必备的。
扎尕那徒步属于高海拔徒步,5-10月不管什么时候去,薄羽绒服和抓绒都属于必备衣物!
白天徒步如果天气好,都可以穿着速干长裤和速干长袖,5月份和10月份,必备厚羽绒服用于夜间营地穿着。
扎尕那徒步,5月份和10月份,雪套、冰爪往往也是必备物品。
05 行程日志
我把扎尕那的行程一共分为7天,第一天和最后一天是集合日和返程日,主要徒步行程是4天,从扎尕那到大峪沟景区,徒步约55公里,最高海拔4140米,单日最高爬升1209米,难度5.5星(7星制)。
行程线路示意图
整体来说还是比较有难度的,适合有高海拔徒步经验的游侠。
海拔变化示意图
徒步日Day1
扎尕那→涅甘达娃神山→石林→光盖山垭口→交布克垭口→冬才营地
今天是整个行程的第三天,也是正式徒步的第一天,当时正逢五一景交车没开放。我从扎尕那景区出发,先走了3公里的公路,爬升150米,才到徒步起点,开始进入土路的机耕道。
机耕路虽然长,但还算好走,就是有几段坡比较陡,走起来得费点劲儿。一直走到光盖山垭口下方,机耕路差不多有 9 公里。快到垭口时,路变成了土路草甸,开始爬升,那段路通常比较泥泞。
光盖山垭口海拔约3980米,是徒步第一天的第一个大垭口。翻过去后往下走一段,接着就要翻第二个小垭口。周围的石头山峰裸露着,像城墙一样把我们围在中间,走在里面,仿佛走进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
Day1最后一个垭口前全景
交布克垭口是徒步第一天的海拔最高点,约4050米。翻过去后,沿着河谷一路下坡,走了五公里左右,就到了冬才营地。
营地餐食竟然还不错!
营地在冬才峡谷末端,海拔3600米左右,被奇异的山峰环绕着,晚上一抬头,夜空缀满繁星,和山峰的剪影相映成趣,简直是拍星轨的理想之地!
徒步日Day2
冬才营地→青高克垭口→包贝克垭口→喀拉克垭口→无名营地
清晨在清脆的鸟鸣和薄雾中醒来。简单早餐后,真正的挑战开始了——第一站就是海拔3830米的青高克垭口,刚出发就开始爬升。
爬上垭口回望,整个冬才峡谷匍匐在脚下,那种满足感油然而生。接着又是一个小垭口,不算太难。
调整呼吸,把目光锁定在下一个目标:包贝克垭口。
行进间,一阵轻微的“咔嚓”声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抬头望去,几十只矫健的岩羊正在山坡上活动。
抵达海拔3914米的包贝克垭口时,稍微喘息片刻,深吸一口气——今天最关键的考验来了:全程最高点,海拔4140米的喀拉克垭口!
那一段爬升确实辛苦,海拔计的数字一点点艰难跳动。
但当你终于站稳在海拔4140米的垭口上,环顾四周开阔壮丽的景致,所有的疲累瞬间被巨大的成就感取代!
然而,挑战并未结束。
翻越垭口后不久,是一段需要格外小心的碎石横切路,大约一公里长。
脚下是松散的碎石,身侧是陡坡,必须每一步都踩实,聚精会神才能安全通过。
过了这段路,再翻最后一个小垭口,“无名垭口”。翻过垭口,今天的营地——海拔约3800米的“无名营地”就映入眼帘了。
这里是全程海拔最高的营地,五月份的山里寒气依然很重,通常会有积雪。要是下雪,雪会积得很厚,走在上面吱呀作响。今晚寂静无声,星星显得格外明亮清冷。
徒步日Day3
无名营地→大便石→安子库牧场→牧民家营地
今天从无名营地出发,整体海拔下降为主,虽然也有些小起伏要爬,但明显轻松不少。
让我感觉最明显的是,身边的地貌在悄然变化!那些一路陪伴我们的、嶙峋裸露的巨大石山渐渐后退,取而代之的是湿润的森林、开阔的牧场,潺潺的溪流也多了起来。
沿着清澈的小溪流欢快地向下,时不时需要踩着石头过河。就在心情舒畅地翻过一些小坡,离今天的最终营地——牧民家营地还有大约3公里时,高原的天气说变就变!刚才还是蓝天白云,瞬间乌云翻滚,豆大的小冰雹劈里啪啦砸了下来!高原冲锋衣必备!
我在最后一个小山包处,拍下了扎尕那宛如魔界一般的景象:云雾缭绕在山间,石头山若隐若现,特别震撼。
终于到达牧民家营地,海拔较低,3200米左右,真是全程最舒服的营地!
牧民家营地星空
地势平坦开阔,离小溪水源超近,四周环绕着郁郁葱葱的森林。更有趣的是,几只圆滚滚的小野猪在营地边缘欢快地拱着地刨食吃,给这片宁静增添了不少生气。
徒步日Day4
牧民家营地→一线天→观音石垭口→大峪沟景区→岷县
今天是徒步的最后一天,从牧民家营地出发,还有最后一个垭口——观音石垭口,海拔3600 米,轻松拿捏~
接着穿过一条长长的山谷,谷底幽深,抬头只能望见一线天空,非常有压迫感。走出山谷,一段爬升之后,便开始了连续的下坡路。
观音石垭口后一路下降,山路逐渐开阔,茂密的森林和如茵的草场铺展开来。当我到达景区交通站点,坐上去往出口的景交车,随着车辆的颠簸,手机信号瞬间满格,意味着徒步接近尾声了。
那一刻的心情很奇妙——短短4天的穿越,手机里涌进来的信息仿佛来自另一个时代,山里的那几天安静而纯粹的时光,真的恍如隔世。
但扎尕那的每一座山、每一条路、每一处营地,都成了我记忆里最独特的风景。
扎尕那穿越,远不止是一次徒步。
我们从壮阔的石峰森林到静谧的溪谷草甸,它也是一段身体的历练,高海拔、多垭口考验着耐力。
但最珍贵的,是那种全身心沉浸于纯粹自然,听风声、看星河、与岩羊为邻的忘我体验。
如果你向往自由,那脚下便是山河!
这座“石头匣子”的秘境
值得每一个热爱山野的人用心去探索!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
扫一扫查看手机版
扫一扫下载app